许多做家长的,都把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愉快、无忧无虑作为神圣的责任。我却认为,让孩子知道点忧愁的滋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许更有好处。
记得那一年,儿子才5岁。我患重病住院,妻子整天忙于跑医院为我送饭、买药、陪床,不但家里生活乱了套,而且经济上一下子陷入困境。尤其揪心的是常常将孩子一个人撇在家里,难以照料。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竟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妻子从医院回去后,听见儿子弄水,问他干什么,他说:我在淘米,准备给咱们熬稀饭……见别人家买西瓜,妻子问儿子想不想吃,儿子说:别买了,吃西瓜拉肚子,还是给爸爸多买点药吧……我终于出院,儿子听说我好了,一蹦老高,欢呼起来。那情景至今回想起来,我都忍不住激动地流泪……
我的这场大病对儿子的影响使我感到,孩子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懂得什么样的道理。从此,什么家里的忧愁事,柴米油盐的艰难,什么办公室的烦恼,以及事业上的困惑等等,都在儿子面前讲。这样,儿子如今才10岁,不但懂得事事为父母分忧,而且学习上特别“争气”,每学期都会捧回几次奖品、奖状……
“成于忧患败于奢”,“寒门出得栋梁材”,让孩子从小适当地知道点忧愁,懂得点生活的不易,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他会认为这是父母信任他,把他真正当作家庭一员来看待,他就不会总以小孩子、旁观者自居,而是充满责任感和自己能对家庭有所帮助的自豪感。第二,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每个人的道路终归要靠自己去走,再负责的父母都不可能照料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活实际就是甜蜜与苦涩、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意的组合,当处于顺境时他就不会得意忘形;在遇到挫折时,他也会视为平常,主动调适心态,以坚毅的意志迎难而上,而不至于像从来不知忧虑、挫折为何物的青少年那样惊慌失措,一蹶不振,甚至因绝望而导致悲剧。
忧愁、困难、挫折与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如今许多家庭对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过分保护,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未来。从长远利害计,还是适当让孩子知道点忧愁,品尝点磨难,得到点培养承受力和意志力的机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