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主观原因
一是青少年心理上的不稳定性。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同时又往往盲目模仿。二是生理上的不成熟性。青少年时期是最喜欢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时期,尤其是那些在遭遇家庭离异以及在学校成绩不好被老师贴上标签的双差生更容易组合在一起,试图找回被家庭和学校剥夺的自尊心和关爱。
(二)社会客观原因
1.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
社会丑恶现象、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是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复杂过程中,社会内部蕴藏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竞争加剧,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滋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社会上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少不健康的东西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
2.家庭教育不到位
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秽语连篇,甚至相互殴打,在家乱摔东西,互相揭短、指责从不回避孩子,从而给孩子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养成孩子粗暴冲动,处事不冷静,容易养成孩子偏激的性格。
第二,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又不能正确对待,不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勤奋去努力改善,而是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不注意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金钱。当孩子要花钱而家长不能满足时,不是正确引导,说服教育,而是粗暴的予以拒绝,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去偷去抢,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待子女的过错及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不是耐心地进行说明教育,而是非打即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过问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在这种“高压”强制下,容易形成孩子的畸形心理。
第四,父母不能以身垂范,言传身教。他们自己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酗酒、赌博、说粗话、骂人,自私自利,爱占便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耳濡目染,积久成习,从而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养成了错误的人格。有一案例很能说明这一问题,有一十岁的花季少年杀死了自己卧病在家的亲奶奶,当问其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奶奶时,孩子回答,妈妈经常骂奶奶是老不死的,是家庭的包袱和累赘,杀死奶奶是为妈妈好,为家庭减轻负担。可见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