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教育孩子最忌讳“急”。在关于孩子教育这件事儿上,云南省昆明市起点学校戴校长的这几条建议中肯而专业,值得家长一读。
建议一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自已。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的家长和教师,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有一个或几个有“问题”的家长和教师。
我们通常在教育“问题”孩子时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其实应该把重点放在家长和教师身上。要让孩子优秀,就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没有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
家长要意识到:你不是评委,不是观众,你的孩子的“优”与“不良”是由你的原因引起的。要想让孩子朝好的方面改变,家长首先要从改变自已做起。当然,各位家长、每位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只有好心加上好的办法才能办出好的事。因此,各位家长要学会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建议二 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担心出来的。
有的家长认为天天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对孩子教育了,这种观念就是把“说”当成“教”。“说”只是教育的最直接、最感性、最容易沟通的一种方法,但“说”决不是“教”的全部,也并不代表是“教”。
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的长辈都是频繁地用“说”的方法,导致效果不明显。身教重于言教,孩子都希望长大,原因就是想长大成为现在的你——家长。大人们认为许多事小孩不可以做,而大人却可以做,大人非常自由并且有特权,可以没有约束,做自已想做的事。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担心不已,这种担心缘于恐惧,导致家长盲目地求全求稳,孩子离开了自已的视线范围就开始不放心。有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已担心的事情发生,反复地交代、叮嘱,总认为多说总是好一点,其实效果适得其反,就像烧菜时认为“油多不坏菜”,其实油多了不但“坏”菜,而且“坏”身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绝大多数的家长不如自已的孩子。部分家长不认同这个观点,觉得有许多孩子不如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
一是父母经常用自已的长处去比孩子的短处,比如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自已小时候的吃苦精神,其实不是孩子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吃苦机会。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当时能吃苦,不是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甜吃。现在孩子不愿吃苦,不是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苦吃。
二是家长总是以自已成长的过程来评判孩子,但是,对于孩子仅限了解其言和行,并不知道他心里所想,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里,完全是靠猜测,去判断的,所以你觉得孩子不如你。
建议三 教育孩子最忌讳“急”。好孩子是家长“熬”出来的,不是急出来的。
就如菜系中最注意养生的煲汤,一锅好汤是慢慢熬出来的,非常有营养,而快餐无论多好吃都没有多少营养。因此教育也是如此,家长想快速教育孩子,则孩子长大以后是容易出问题的。当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考试失败的时候,看别人的孩子成功的时候,这时耐心地教育非常重要。当我们的孩子“犯大错”时记住这几句话:“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天塌不下来”“明天再说”,有些问题换时间、换空间去思考,可以思考出更加成熟的办法,对问题的判断更加准确。如果这时候你心急,往往容易说错话做错事,这些错话错事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欲。欲是指想法、希望、目标,要让孩子对人生永远充满着希望和梦想。欣赏、表扬、鼓励孩子,就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会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孩子。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校园里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高高举起表扬的武器”,这是他的教育哲学。指责、严厉、埋怨只能让你的孩子越来越远离你,心里再怎样着急,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家长耐心,遇事就会静下心来。静心与孩子谈话,语气温和、态度慈爱,谈话客观,批评教育更加理性。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孩子在感受到父母对自已的爱同时能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并认真地改正。
由此我们认为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在耐心的教育中孩子容易感到你的爱。要知道,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你爱他更重要。